“1+4+X”工作机制 服务地方立法实践

——法学院荣获市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示范点

来源:张琳琳发稿时间:2021-08-25浏览次数:60


823上午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余红艺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奋力开创我市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新局面。

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是2009年市人大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我院盛钢教授、唐先锋教授参加了此次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从全市35家基层立法联系点中层层遴选,决定授予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等3家联系点为基层立法联系点示范点。

唐先锋代表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在会上作交流发言,介绍了我院结合自身人才培养、理论政策研究等优势,形成“1+4+X”的工作机制,保障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开展,服务地方立法实践等情况。

交流发言

1+4+X”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机制包括:“1”——定期选聘1名地方立法研究的首席专家;“4”——组建了“行政”“民商事”“经济”“社会治理”4个立法研究中心,将院内专家28人(含正高10人、博士17人)分派各中心;“X”——每年举办“X”场地方立法研讨活动。

万里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1+4+X”工作机制,有效整合了地方立法研究队伍,一个点带动一个团队,凝聚合力,提升整体效能,取得了以下成效:一是锻炼了一支地方立法研究队伍。目前法学院共有2名省人大立法专家、2名市人大立法咨询专家、2名市政府法律顾问、5名市行政立法专家、20余名市政府立法志愿者。通过联系点工作开展,进一步锻炼了教师队伍,使得高校老师更加“接地气”。二是输送转化了研究成果。法学院共承担50余项地方立法调研、起草或评估项目,相关决策建议获省市领导10余次批示,各类立法建议为国家、省、市立法采纳。通过联系点工作开展,架起了高校与地方的联系桥梁,使得研究成果更加符合实际。三是宣传普及了地方立法成果。法学院积极发挥自身特色与优势,通过课堂教学、项目研究、讲座宣教、学术交流、发表论文等方式,多渠道、多路径宣传宁波地方立法工作及成果,充分发挥了联系点“宣传窗”的作用。四是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发展。学生参与调研撰写的《<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等地方立法论文,获省级一等奖1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6篇;教师公开发表《宁波市物管地方立法评析》《宁波海域使用权流转立法方案研究》等地方立法论文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