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的烦恼
很多人很努力,可一直不成功;很多人想不通那些能力不如自己、在学校读书时成绩比自己差得多的同学反而做生意做得很成功,打工也发展得不错,不但是升了职、薪水也比自己高。为什么别人发展得很好,自己换了好多份工作还是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为什么别人做生意赚钱,自己做生意却亏本?
经历丰富的策划人的困惑
伟明大学毕业后做过好多份工作。在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都做过,从事过家电、IT、广告、房地产等行业,开始时做人事,后来转为销售,再后来又改做广告策划、营销策划。
做人事时,觉得人太复杂,自己又夹在老板和员工中间,太难做――自己不适合从事这种低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做销售时,成天要去拉关系,跟别人套近乎,感觉这不是自己所擅长的,收入也很不稳定。做了两年,有时业绩还不如一个刚来公司的新手。后来改行做广告策划,他经常有很好的想法,发现自己做广告方案比许多人都做得好(包括自己的上司),但自己感觉很好的策划上司就是不赞成,所以他不时与上司争论这些问题,往往搞得很不愉快。有一次自己感觉做得很专业的整合营销策划方案,好几处被老板不加商量地做了修改。在客户那做了提案后,客户对没有修改的策划内容很赞赏。伟明无论在本土广告公司,还是在跨国广告公司,哪怕是做到了策划总监,常务副总,都感觉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能力。
所以伟明决定自己做老板、开广告公司。但公司开了不到一年,就亏了几十万。
伟明又不得不去打工。他发现房地产业很红火,自己做房地产策划也应该是擅长的。他来到一家著名的房地产策划代理公司做营销策划。他发现,做策划自己上手很快、很有感觉,与发展商打交道却很困难。半年后,伟明跳槽去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做起了甲方。满以为做了甲方免去了自己不会跟别人套近乎,迎合别人的喜好的短处,就可以大展宏图。但每天要处理大量各种各样的事情,事情太多、太杂、来得太快,简直应接不暇;又受不了老板的官架子,自己又不喜欢象其他同事那样阿谀奉承。这种情况下,要想被老板重用,要想成功?――更难啦!
阻碍职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伟明是一个典型的“概念主义者”。由于“概念主义者”非常自信、很有主见,喜欢与高素质的人一起工作,又常常发现周围的同事、甚至老板的水平并不高,同时对能力不如自己的人没有耐心,有时给人一种自我感觉太好、太骄傲的印象。
这些都使他们的性格很独立,不合群,难以溶入社会。一个毕业后已做了三年老师的“概念主义者”说:“毕业后潜意识里好象对溶入社会很抗拒。”另一个毕业十年已经换了九份工作的“概念主义者”说:“我进一个好公司并不难,转行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找工作也不太难,但就是进了企业后很难溶入这个企业。”所以我们见到许多“概念主义者” 朋友很少,经常跳槽。
而且,许多“概念主义者”不注意人际交往中的礼节,在人情世故方面显得幼稚、不成熟。就象一个已经33岁的“概念主义者”说的:我太太比我小好几岁,但比我成熟。
“概念主义者”的想法很多,好为人师,喜欢高谈阔论。他们求知欲强,事业心很强,很想干一番大事业,不喜欢简单重复的工作。而且很多“概念主义者”渴望直接在社会生活中、在市场运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影响,不喜欢搞纯理论,不喜欢成天只呆在书斋里。但许多“概念主义者”缺乏实操能力,是“思想家”,而不是“实干家”。所以,我们见到许多“概念主义者”满腹经纶,想做职业经理人、想当局长,却往往得不到重用,想自己做老板、成为企业家,却常常中途夭折。因为同样的原因,中国有许许多多“终生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这是“概念主义者”最根本的人生冲突。
职业发展的优势
“概念主义者”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能深入把握事物的本质,擅长策略性思维。伟明在做房地产的营销策划时,有一次一个客户有一块地,请他们策划应该建一个怎样的大型住宅小区。伟明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策划,大学也不是学规划的。但他只用了两个星期就拿出了一套整体的策划方案,明显感觉自己做这样的策划有很强的直觉,有一种无师自通的感觉,在提案前与客户的沟通中明显感觉到客户对某些看法有相当的认同。尽管后来上司做了另一套方案拿去投标(客户没有采用),他对自己的方案和自己的策划能力很有信心。
职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