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新增知识产权本科专业

来源:何路旦发稿时间:2022-03-18浏览次数:10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新增1961个专业点,撤销804个专业点,31种新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我院新增知识产权本科专业。

教育部在本科专业设置调整工作中,要求支持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设置符合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专业;引导高校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增设文理、理工、医工等交叉融合的新专业。我院在申报知识产权专业时,紧紧根据这些原则,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

据了解,知识产权人才是发展知识产权事业和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最基本、最核心、最关键要素。目前,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旺盛,供给严重不足。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强市、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和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宁波市,知识产权人才缺口大。我新增的知识产权专业,以此缓解该专业人才紧缺的趋势,依托专业的师资队伍及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国家产教融合战略,做好科教协同,服务宁波、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为宁波发展提供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

在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教育局领导下,由浙江万里学院牵头于20184月设立宁波知识产权学院,已做好开设知识产权专业的充分准备。

一是师资准备。组建了一支含法、管、经、理、工多学科,41名专任、18名兼职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正高10人(24.39%),副高17人(41.46%),共27人(65.85%);博士21人(51.22%)。

二是专业建设。知识产权属法学类特设专业,浙江万里学院法学学科为市重点建设学科,法学专业为市重点专业、省一流专业;法学院拥有省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我院涉知识产权相关领域拥有11个省市级科研平台;已承担涉知识产权省部级课题3项、市级各类课题12余项,科研经费400余万;承接宁波市专利管理条例修订地方立法研究工作,为宁波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提供各类知识产权研究服务;建有知识产权法省级、国家级一流课程,课程入驻学习强国平台;已面向各专业在校生与专利服务机构联合开展6期知识产权实务培训,与WIPO中国办事处、国家知识产权局、市知识产权局等开展多元多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培训。

三是实践准备。校内实训方面,建有中央、省财政资助的省级法学训练中心,正筹建知识产权实训平台;实践基地,已建有包括各级法院、知识产权局、保护中心、服务机构等22家稳定的知识产权专业实践教学基地。

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指导下,我院明确了立足宁波、服务浙江、辐射长三角,多元化培养特色鲜明的复合、应用、创新型知识产权人才的基本方针。

一是多元化培养。我校知识产权专业今年首期计划招收50名,今后将进一步拓展“专升本”“双学位”“国际班”等多元化招生和人才培养形式。

二是特色化培养。该专业将“立足宁波、国际视野”,对接我市知识产权人才需求,本土化与国际化融合,参与我市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学科交叉、全链培养”,与理工、设计等专业交叉融合,培养知识产权全链条各类人才,引导学生分类发展;“产教协同、六融六新”,共建利益、制度、文化、科技、资源、人员全方位融合的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课程、新方法、新质量的“六融六新”知识产权产教融合联盟生态系统。

三是复合、应用、创新型培养。知识产权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国家和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具备较高政治、人文和科学素养,以法学为基础,具备一定理、工、管、经知识背景,掌握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熟悉知识产权法律与政策,具有知识产权各领域基本能力、较强学习能力、创业精神与创新能力,面向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一线,能在知识产权司法机关、知识产权行政机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相关企事业单位及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服务机构,从事知识产权相关实务工作的就业有实力、双创有能力、发展有潜力的复合、应用、创新型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