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方法

1.采用“校地协同、五个结合,学考融合、赛训并举”的训练方式

根据法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中心采用“校地协同、五个结合,学考融合、赛训并举”的训练方式。即以能力(法律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在校地联合实施教学过程中,实行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与科研、实验教学与社会服务、实验教学与学生工作、模拟训练与实战训练等五个结合, “学研创用”的立体推进的训练方式;还将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人民调解员资格考试有关内容纳入实训课程进行系统训练,推进实训教学内容与职业证书考试内容有机融合,满足学生个性化职业发展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与素质展活动中,通过举办司法考试培训、律师职业技能培训、人民调解员培训、公务员考试培训、执法技能培训、社区管理人员培训、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培训,举行演讲赛,模拟法庭比赛、法庭论辩赛、知识竞赛、主持人比赛、论文竞赛等各类竞赛,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养成。

2.采用“五位一体,合作互动”的训练方法体系(详表5

将“案例研讨”、“模拟训练”、“问题诊断”、“社会调研”、“社会实习”等五种训练方法有机结合、针对不同的训练项目、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灵活的安排,以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

  

  

5课程训练的方法选择

名称

训练方法

互动对象

训练课程

案例研讨

模拟训练

法律诊断

社会调查

法律实习

企业法律实务

同学、师生、学生与社会

电商法律实务

同学、师生、学生与社会

外贸法律实务

同学、师生、学生与社会

企业法律实务

同学、师生、学生与社会

民事模拟法庭

同学、师生

刑事模拟法庭

同学、师生

法律诊所

同学、师生、学生与社会

政府法务

同学、师生、学生与社会

3.实行多样化教学手段

(1)采用多种类型训练并举,以综合性和开放性训练为重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实行模拟训练与实战训练相结合。模拟训练如“模拟法庭”、“模拟谈判”、公、检、法等部门实务模拟训练等;实战训练项目如法律诊所课程中的“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大学生权益维护”、“消费者权益维护”等。

(3)数字化训练,构建了仿真的法学虚拟训练环境,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创设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信息为一体的训练环境,极大地增加了直观性和感染力。同时,通过法学训练中心网络资源,使学生能够获取大量国内外相关信息,增强了学生训练的兴趣和自学的能力,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4.构建了“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对于学校训练、校地合作训练、社会岗位实习的评价,依据项目训练大纲的评价标准推行“多元化”评价:

① 评价主体多元:即发动学生本人、同学、教师以及社会有关部门人士一起参与评价,共同来关心、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并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②评价内容的多元:既注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活动,更要重能力、重过程、重表现,把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 。

③评价方式的多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考试、论文、报告、答辩...)。完善训练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