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效果
(1)法律应用能力、综合素质有效提高:近年来,法学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法律援助工作站,人民调解委员会,面向社会提供各类法律服务活动成效明显,“宁波市法律援助中心浙江万里学院工作站”被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青年志愿者协会评选为 “先进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并荣获“2014年感动宁波高校十大人物”、 “浙江万里学院人民调解委员会”被鄞州区司法局授予“五星级规范化调解委会”称号、“鄞州区消费者协会宁波市浙江万里学院联络站” 被鄞州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授予“消费维权先进单位”称号。
(2)创新活动、学科竞赛成绩喜人:近3年来,法学院学生获批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16项,申报与专业相关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创新创业孵化项目及参与人数逐年递增;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中共获奖28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1项;学生获得专利或著作权登记23项;2012年来,学生公开发表论文17篇。
(3)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多年来,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学生报考公务员的通过率一直名列浙江省同类院校的前茅;近3年来,在全国高校法学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的情况下,法学院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是:2013年95.95%,2014年98.33%、2015年98.71%,其中被国家、省公务员招考录取的共66人,考取国内国外研究生28人,通过律师资格考试380余人,创业105家。
2.主要建设成果及应用成效
近年来,法学训练中心特色鲜明、效果明显的法学实验教学,使“中心”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经验,被许多高校借鉴,法学训练中心的运行模式与教学方法为国内兄弟院校广泛认同。其中 “三实一拓”训练体系、“政校行企”四方联动、“ 学研创用”有机融合的法学实验教学新模式广受关注、出版特色实践教材3部、校地协同创新的成果也使中心社会有良好的口碑;自主研发的“训练软件”、“法学案例库” 在兄弟高校法学专业使用中产生了良好的辐射与影响;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持续稳定、公务员考试与司法上考试的高通过率等,在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中良好的口碑;中心每年为地方提供1000人次以上法律职业技能培训,每年与地方联合成功申报科研课题2-3项,中心的资源在地方事务部门共享过程中深受好评!
近年来,随着实验教学中心的辐射示范效应的日益凸现,一些单位也主动与中心建立合作关系;2012年宁波市司法局与浙江万里学院联合成立了“宁波市律师发展研究中心”,三年共培训律师600多人;校地联合开办司法考试培训班,2012至2014三年共有近400人接受培训;中心通过每年举办的法律专业辩论赛、模拟法庭、演讲赛等,在甬高校的师生经常在我校切磋法律技艺。
3.社会影响日益广泛
媒体关注:中心的法律诊所教学的做法,被《中国教育报》、《大公报》、《宁波日报》等媒体,10多次报道其经验和成就。
学术交流:近年来,上海对外贸易大学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学院、嘉兴学院法学院、四川乐山师范学院法学院等20多所省内外院校先后来中心参观、交流,他们认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探索了新模式,创建了新体系,富有特色,值得推广;英国邓迪大学,赫特福德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等合作院校的同行,先后来“中心”考察访问。